第七课
《短歌行》
曹操
原文
对酒当歌,人生几何!譬如朝露,去日苦多。
慨当以慷,忧思难忘。何以解忧?唯有杜康。
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。但为君故,沉吟至今。
呦呦鹿鸣,食野之苹。我有嘉宾,鼓瑟吹笙。
明明如月,何时可掇?忧从中来,不可断绝。
越陌度阡,枉用相存。契阔谈䜩,心念旧恩。
月明星稀,乌鹊南飞。绕树三匝,何枝可依?
山不厌高,海不厌深。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。
译文
在品尝美酒的同时高声歌唱,感叹人生的岁月究竟还有多少。就像晨露那样稍纵即逝,逝去的时光已经太多!
宴会上大家纵情歌唱,即便如此,心头的忧愁依然挥之不去。我们可以用什么来排遣内心的苦闷?答案只有那杯中的美酒。
有学识的才子们啊,你们始终让我朝思暮想。正因为您的这一缘故,我才能怀抱着沉痛,吟咏直到今日。
阳光下,鹿群欢快地鸣叫,它们在广袤的原野上咀嚼着艾蒿。一旦四方贤才莅临寒舍,我必将奏瑟鸣笙,热情款待各位嘉宾。
悬在半空的明月啊,何时能够摘取;心思深沉,忧虑满怀,它如火山般喷涌而出,无法止息。
远方的宾客们穿过纵横交错的田野,特意屈尊光临我处。久别重逢,倾心相谈,宴饮中重温那久违的手足情谊。
月光如昼,星光稀少,乌鹊群向南飞寻找温暖的巢穴。它们绕着树飞了好几圈,却迟迟没能栖息,真正的归宿又在何方?
高山无私接纳土石而显得雄伟,大海不舍涓滴才能显现其壮美。我愿如周公一般,礼遇贤士;愿天下的英雄豪杰,真心归顺于我。
作者简介
曹操(155—220)
,即曹孟德,幼名阿瞒,出生于现今安徽省亳州市的沛国谯县。作为杰出的
政治军事家
,他消灭了许多割据势力,成功统一了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。同时,他也推行了一系列旨在恢复经济和社会秩序的政策,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在文学方面,曹操和他的儿子们共同推动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建安文学,以三曹(曹操、曹丕、曹植)为代表,形成了被称为“
建安风骨
”的文学流派,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文学遗产。
创作背景
建安十三年,曹操在邺都巩固了北方的割据势力后,立即推进了官制改革,亲自出任丞相,彻底掌控了国家的军政大权。与此同时,孙权统一了江南,建立了东吴政权,而刘备也正在荆州积蓄力量,伺机而动。面对这样强大的对手,曹操意识到,唯有广纳贤才、迅速壮大自身实力,方能决胜未来。南征战事已经迫在眉睫,曹操对此深感忧虑。在一次宴会上,他通过作“短歌”的方式,向众人表达了内心的思虑和对未来的隐忧。
文学常识
古体诗
文学史上,唐朝前的诗称为“古体诗”,体现古诗多样性。最早可追溯至西周,《诗经》是其代表。屈原以《离骚》为经典,汉代出现“乐府民歌”如《孔雀东南飞》,诗人创作“乐府诗”,如曹操《短歌行》。汉魏晋期间,诗歌发展如《古诗十九首》及陶渊明的作品,奠定诗歌基础。
建安风骨
建安时期,汉献帝执政,文学界形成独特的“建安风骨”,由曹操、曹丕、曹植主导。三人承接汉乐府传统,以五言诗创作出充满气势与情感的作品,反映动荡年代与百姓疾苦,同时寄托统一天下的宏愿。“建安风骨”以其个性与生机,成为后世典范。魏国统治者曹氏父子崇尚文学,吸引全国才子,继承并发扬汉乐府传统,引领时代文学高潮。
佳句赏析
对酒当歌,人生几何!
这句诗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广泛感慨和深刻思索,尤其是在面对时间流逝和命运无常时的无奈。"对酒当歌"这句名言,生动地呈现了诗人采用借酒言欢的方式,在短暂的迷醉中试图逃避现实的重压。
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。
“青青”这句话最初出自《诗经·郑风·子衿》,描绘了一位少女对她爱人的思念。曹操直接将这种思念比拟为对“贤才”的渴望。然而,更值得注意的是省略的两句:‘纵我不往,子宁不嗣音?’这是曹操巧妙地暗示那些贤才们——‘即使我没有亲自去找你们,你们为何不主动来投奔我呢?’在无法逐一拜访的情况下,他用一种隐晦而智慧的方式,呼唤天下英才的加入。
山不厌高,海不厌深,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。
最后四句点出诗歌主题,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和诚意。周公洗头食饭间多次中断的典故虽夸张,却生动形象地传达了作者求贤若渴之情。用“山不厌高,海不厌深”的比喻强调人才越多越好,无惧过多。
写作手法
比兴手法:
比兴是中国诗歌的经典手法,朱熹在宋代对此有深入阐述:“比”是用一种事物比喻另一事物,使其特征更加鲜明;“兴”则是用其他事物引出主题。通俗来说,“比”是聚焦于生动形象的比喻,而“兴”是谱写诗歌的开端,常与比喻结合,常见于寄寓深意的诗作中。
比喻手法:
在文学创作中,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。它通过利用乙事物与甲事物之间的相似点,来形象地描绘或解释甲事物。这是修辞学中丰富多彩的一种表达方式。
引用手法:
引用是一种修辞形式,通过借用诗句、格言等来表情达意。主要分为两种:明引和暗引。明引是直接使用引号标注或简述原意并注明出处;暗引则融合引用,无需显明出处,可是整句引用或提取精髓。
文学地位与影响
深邃思想与艺术成就
《短歌行》凭借深邃思想和高超的艺术成就,占据古典诗歌的重要地位,成为其诗作中的代表。
对后代文人的影响
该诗不仅在其创作中独树一帜,也对后代文人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引发了广泛的文学思考。
哲学和文化层面的研究
对人生命题和时间的诠释,引发哲学和文化层面的持续关注和研究,成为探讨的重要议题。
总结
曹操的《短歌行》与《蒿里行》、《对酒》、《苦寒行》相似,都充满政治色彩。但《短歌行》独特在于将政治与抒情完美结合,展现艺术美感。曹操运用比兴,委婉表达情感,传递哲理如琴弦拨心。酒宴歌舞背后,是他对贤才和国家的深切关切。他在诗中展现了英雄气魄,心系人才,志在统一,具改革精神。即使有忧虑,亦为国家未来深思。诗歌通过《诗经》引用,增添自然之美,呈现苍凉美感。
课后思考
读完《短歌行》后你心中的曹操是怎样的形象?
诗歌对现代人来说有哪些启发?
作者的哪些品格值得我们学习?
课后作业
背诵《短歌行》全文
写一篇读后感(300字以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