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anner Coffee
从街角小铺到全国精品咖啡连锁
中国本土精品咖啡品牌的崛起之路
01 品牌概述
What is Manner Coffee?
Manner Coffee 成立于2015年,诞生于上海静安区南阳路。创始人为韩玉龙夫妇,品牌理念为
“好咖啡不贵”。
品牌以
“极简工业风设计、平价精品咖啡、站立式窗口服务”
快速崛起。
截至2025年,已在全国拥有超过800家门店,是中国成长速度最快的精品咖啡品牌之一。
进入MANNER官网
02 发展时间线
Brand Timeline
2015
南阳路205号首店开业,仅2㎡
2017
扩张至南京西路、淮海路等商业区
2019
自建烘焙工厂,开始精品豆运营
2020
获得字节跳动投资,全国门店突破百家
2023
品牌估值上升,多地入驻写字楼核心场所
2025
探索多形态门店,国际扩张规划启动中
03 品牌理念与定位
Coffee for All
品牌核心理念
用合理价格做出优质咖啡,降低精品咖啡门槛
用户定位
城市白领、上班族、快节奏通勤者
品牌标签
性价比高、出杯快、设计极简、口味稳定
有态度的咖啡
自带杯减3元
品牌Slogan(部分门店使用)
04 门店设计风格
Minimalist & Efficient
Manner门店普遍采用极简工业风:混凝土墙面、木质高吧椅、透明出品台
面积普遍控制在10㎡以内,提高坪效
多数门店为窗口站立式设计,无座位,快速出杯
高频场景布局:写字楼底商、地铁口、商业街转角
左上:博华广场 左下:兴业太古汇 右上:环球金融中心 右下:港汇恒隆
案例推荐
05 产品体系分析
Drink Well
经典口味 的核心饮品
美式
拿铁
Dirty
燕麦拿铁
冷萃
品质稳定 的豆类来源
自建烘焙工厂
部分合作产区单品豆
极具竞争力 的价格区间
¥10–28
极具竞争力
超有格调 的特色服务
自带杯减3元
环保包装
统一视觉标识
层层焕新 的新品策略
每季度上新
山楂拿铁
桂花Dirty等
06 用户画像
Who Drinks Manner?
年龄段:主要集中在20–35岁,尤其是城市白领群体
消费特征:理性、高频、多次复购;偏好“快+稳”
行为特征:工作日消费为主,通勤/中午/下午茶高峰显著
社交平台活跃度高,小红书打卡/分享量大
用户反馈关键词
“便捷”
“平价”
“干净”
“质感”
“好喝”
07 市场竞争与差异化
Stand Out in the Crowd
品牌
人均价格
服务形式
空间风格
主打人群
Manner
¥15–25
窗口/站立
极简工业
通勤白领
Starbucks
¥30–45
正餐化
美式复古
主流城市消费者
%Arabica
¥35–55
全景体验
极简日系
摄影/打卡达人
M Stand
¥35–50
座位+零售
潮流感强
年轻新中产
差异点
性价比 + 出杯效率,打造“咖啡版便利店”的存在
战略打法
高密度布点 + 高复购率 + 中价位控制成本
08 营销与品牌传播
Zero Advertising, Full Visibility
营销策略
几乎无传统广告,全靠用户口碑传播
社交平台传播
大量自发小红书种草、微博晒单
社群氛围
环保意识、理性审美、沉稳务实
品牌视觉统一性
从杯套、Logo、门店到员工制服,全统一简洁风格
联名与合作
左:MANNER✖️Disney 中:MANNER✖️PSA 右:MANNER✖️Louis Vuitton
09 挑战与争议
Not Just Glory
品质波动问题
不同门店出品稳定性存在争议
员工压力大
翻台快、要求高,离职率高引发争议
空间舒适度有限
无座店不适合社交、休憩等场景
品牌个性弱化
连锁化后部分消费者感到“无趣”或“同质化”
10 未来发展方向
What's Next for Manner?
中端市场稳定占位,持续高频打击便利咖啡市场
向一线城市写字楼进一步渗透,打造楼宇内配套设施
豆品类升级:更多精品单品豆上线,拓展深度用户
国际化试水:关注新加坡、东京等市场可行性
零售产品开发:咖啡挂耳、周边杯具、电商尝试中
终
More Than a Cup of Coffee
“从街角窗口到写字楼日常,Manner 成为上海都市节奏的一部分。”
它不仅是咖啡店,更是城市白领文化与生活方式的符号
在中国精品咖啡文化发展史上,Manner 已注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在快节奏与消费理性共存的当下,Manner 代表了一种“既要也要”的生活态度:
要好喝|要快速|要便宜|要体面
关注INS,了解MANNER最新资讯
点击此处